“涅槃重生看青医”之人事改革篇
整合人才竞一流
□文/陈秋雁 李碧琦 郭丽冰
2023年初,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新院区门诊综合楼举办了“四年改革成果展”,从制度创新、环境整治、精益管理等12个方面,展示了医院四年来走过的艰辛道路、经历的浴火重生、取得的辉煌成果。
回顾四年来的道路,青龙县医院的发展,就是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和均衡布局的历程,其中,人事改革是一条主线。院党总支在森源医管团队的指导下,带领医院大刀阔斧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,形成了宝贵的“青龙经验”。
走进青龙县医院,大门口车水马龙,秩序井然。步入门诊综合楼,洁净的廊道、摆放有序的物品,时时处处彰显着医院井井有条、便捷精准、规范有序的医疗服务。然而,在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时间里,医院负债近2亿元,面临停摆倒闭。“再不改就晚了!”这是青龙县委、县政府对青龙县医院的基本判断。
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面对制约医务人员活力、影响医院发展的无形桎梏,他们聘请森源医管团队进驻医院,对医院进行咨询、指导、服务。
医管团队入驻青龙县医院后,梳理各科室职能,重新设置机构和人员,并起草改革方案。2020年,经过反复研究,一个符合实际、政简兵精的方案——《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》出台了。青龙县医院抓住契机、全面推进,一场人事改革轰轰烈烈地铺开。
潜心设计,精兵简政。医管团队精心设计行政、医疗辅助科室的设置计划,合并职能边界接近或重叠的科室,实现科室职能共享;合并业务职能属于上下游,衔接紧密的科室,打破部门壁垒;合并业务量忙闲不均的科室,实现工作量均衡、绩效分配公平。
“按照能者上、庸者下的原则,把想干事、能干事的人公开竞聘上来,让一切资源向临床一线、重要岗位倾斜。”院长助理商友坤介绍,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中层科室干部皆是竞聘产生。“后勤人员也要竞聘上岗。过去医院管工、电工、木工等工种样样都有,现在的后勤人员都是复合型人才,管工、电工、木工样样都会。”
在外科系统改革中,妇科和产科合并成为妇产科,杨秋英就是改革后走上妇产科主任岗位的,“人事改革让我们很受益,所有人都忙起来了,办事效率大幅提高。现在我们只管给病人看病,其余的事儿往职工群里一报,就有相关职能科室落实。”中午12点半,杨秋英终于结束了一上午的看诊,“医院从法律、管理角度保护我们,医患纠纷减少,医护的尊严得到了保障。整个医院是高效有序的运营状态,这都是改革带来的。”
临床科室业务重构后,引入了竞争机制,形成优势互补,倡导“老带新”“传帮带”。“就拿我们神经外科来说吧,从过年到现在就做了53台手术,平时还有各种看诊、治疗、会诊。科里才6位大夫,有时候真忙不过来。”神经外科主任李春生刚刚结束了一次会诊,“大家在一个团队,工作量虽然大,但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,大家互相帮帮忙呗。”
李春生对年轻医生不仅手把手教学,还经常在一起探讨疑难病例,“只要有空,大家都聚在科室里讨论病情,通过这样的方式,医技水平都能有所提升,效率也高了。”3月26日,神经外科年轻医生李敬在李春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例脑出血手术,整台手术用时没超过5分钟。手术非常成功,患者家属十分满意。
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下改革的“石头”,激活了一池碧水。“心顺了,气平了,干劲儿更大了,医院的各项制度决策的贯彻落实也更容易了。”院党总支副书记、院长徐国江说,人事改革充分释放医护活力,医院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。
竞聘成功的人员干劲儿十足,对落聘人员也“不抛弃、不放弃”。医院对落聘人员进行分批谈话和培训,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状况进行合理再分配,有力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。“改革不是为了把谁拿下去,而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奔跑起来。”商友坤说。
通过改革,医院的行政管理、医疗辅助科室由30个压缩到15个,裁减一般工作人员40人;采取公开竞聘形式选聘了5名新的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和19名德才兼备的中层科室干部,精简了机构,精干了队伍,大大激发了医院的生机和活力。各个科室纷纷行动起来,创特色、抓业务,发展走上了快车道。
绩效考核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,医院认真执行绩效管理,把绩效重点向一线倾斜,注重鼓励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在一线贡献突出人员,体现多劳多得、优劳优得。通过奖惩,力求发挥绩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。
“改革后第一次收到工资短信时,我还以为发错了,特意去问是不是多发了。”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丽娜一脸笑容,“就拿今年1月份来说,我们科每天都满床,我们是比以前辛苦了,但付出的多回报也多。”
“新的绩效方案出台后,现在人人都是主人。” 李春生对绩效管理很满意。“现在医院整体风气变了,员工们都以院为家,干劲儿十足!”检验科主任赵瑞春说。
……
员工对人事改革的认可和赞美度相当高,“改革调动了医护的积极性,医疗质量得到提升,患者满意度越来越高,信任我们的病人也越来越多。病人数量增加了,医护的收入也自然提升。”徐国江兴奋地说。
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:2020年共发放绩效工资2930万元,较2018年人均月绩效工资增加100%,2021年共发放绩效2974万元,2022年在每人每月上调工资1000元的基础上,仍发放绩效工资2491万元。
医管团队:许莹供稿
2023年4月19日